7月1日至7月2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凯到绥德县义合镇蹲点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在义合镇胡家沟村给党员讲党课。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对扶贫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好步、带好头。
张凯首先来到义合镇汪家渠村调研,汪家渠村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群众生活条件差。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香菇大棚前,张凯了解香菇种植、销售情况,与群众一起算收入。当得知一个不到一亩的香菇棚,一年收入在4万多元后,鼓励他们要继续发展壮大,让香菇产业成为全镇农民的致富产业。
随后张凯先后走进刘世举、汪宝平,白润英等6户贫困户家中,察看贫困户居住、饮水、就医情况,了解各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来到刘世平家中,看到腿上残疾他还在猪舍给饲养的13头黑毛猪喂食,见到张凯后高兴的说“以前争着要当低保户,现在通过养猪增加了收入,驻村工作队又主动帮我找销路,去年两口子增收8.3万元,现在要争当脱贫榜样户”。
张凯走到83岁老支书刘世举家中,坐在刘世举家院台上与其拉家常,勉励老党员要发挥余热,积极配合参与党支部工作,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表率。傍晚,一场期盼已久的大雨过后,天气清爽了许多,张凯坐在汪家村村委会门前,与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进行交谈,了解该村脱贫过程和镇党委、纪委在脱贫攻坚中履行“两个责任”情况。当得知村里手机信号弱,村民们经常来到位置高、信号好的村委会广场来“蹭网”与儿女们视频聊天,张凯及时联系手机运营商,建议解决乡亲们的通讯问题。张凯鼓励村支部要增强凝聚力,加强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多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好事,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天,张凯来到义合镇胡家沟村,实地察看了该村通村道路、幸福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入户走访了贫困户,了解该村庭院经济收益情况,鼓励一些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发展一些劳动强度底、经济收益高的庭院产业,强调要继续采取“集体经营、分户管理、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推动山上林果菇薯、涧地谷药菊葱、庭院畜禽果蔬循环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张凯来到村支部,了解党员党日活动、党员积分制管理和“三会一课”情况,走进村支部会议室,与全村党员相互交流,以生动质朴、浅显易懂的党课宣讲形式和胡家沟村全体党员共庆党的生日。
蹲点调研最后,在胡家沟村与镇村领导召开座谈会。张凯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部署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顺应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合理产业布局,让特色产业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间扎下根来,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构建完善的“引育用留”体系。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积极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用能落到实处的方法解决群众的矛盾和困难,使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创发展中密切关系。充分应用“三项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既要严格监督执纪执法,又要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影响的党员、干部澄清问题、维护合法权利,同时也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所以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