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读大二。在我的潜意识里,他还是一个颇为幼稚的孩子。可是,今年寒假期间他面对三件小事的态度,分明让我感触到他的成熟和豁达。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的时候,“教诲”并不单单是长辈对于晚辈的“专利”,孩子们的言行也能时刻“教诲”“顽固”的大人。
春节前,放了假的儿子乘火车回家。从西安到陕北家里的列车要走8个多小时,到家也已经是晚上了。考虑到火车站离家还有不远的一段距离且道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公交车不通,出租车也不好打。于是,电话里,我问询儿子是否要到火车站去接他。只听得电话那头的儿子爽朗地戏谑道:“只要别开公车,您就来接吧。”我愣了一下,瞬间回应:“当然了,下班公车停放在单位,你小子想什么美事呢!”挂掉手机,我的心里还嘀咕:看来反腐气候的浓烈,让预防歪风的意识成了孩子的一种自然本能。相形之下,我们上了班的大人们做的又如何呢?!
拿了驾照不久的儿子嚷着要开车。想到初学驾驶的新人总要有一个实习过程,千叮万嘱后才给了他车钥匙。出去不久,儿子匆匆回来,满脸愧疚地告诉我:“老爸,我倒车时没注意,把别人的车给蹭了。”我的心呼啦一下猛的起伏,当听到儿子只是把车轻微地蹭了一下,这才安下神。看到他慌乱的眼神,我安慰道:“没事,初学驾车刮刮蹭蹭都是正常的;也好,警醒你今后会更小心一些的”。接着,我和儿子一道下楼去看“受伤”的车辆。自己的“雅阁”和别人的“别克”都只是蹭起了巴掌大的漆皮。儿子说:“怎办?也不知是谁家的车,我给留张纸条吧。”我说:“没必要,等车主找来我负责给他修理就是了。”儿子说:“还是留张纸条好。”说完,自己上楼回家,一会拿着一张纸条下来,上面写道:“不好意思,刚倒车时把您的车给刮了一下。看到纸条请联系。”后面是他的手机号码。看着儿子把纸条紧紧地塞进被蹭轿车的玻璃缝中,我都瞬间被儿子的诚信所感动了。是的,儿子的这个举止并不仅仅是一种真诚,更是一种境界。说真的,我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正月初五,一家子正在吃午饭,看到电视新闻节目里播出央视记者采访一位普通百姓给习总书记反腐“点赞”时,儿子顺口呼应,说自己也要为习大大“点个赞”,十八大后反腐的行动的确让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振奋。紧接着,儿子又和一个“老夫子”一样一本正经地给我们夫妻俩上起了“政治课”:“我的今后我自己会努力的,你们俩个公务员可千万别想着为了我去贪去占……”我和妻子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由得都笑了。我说:“我们就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哪有什么权力去贪去占呢!”儿子说:“普通公务员也应该尽责。就比如说老爸您是一名纪检干部,就应该有一种背着一副棺材去反腐的勇气。”妻子听后差点喷出一口饭来。看到儿子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神态,我笑着回应:“棺材太大,争取背着一个骨灰盒去工作吧。”看到儿子如此对待人生、对待社会的态度,我真的舒了一口气。一个敢于自立,富有责任,果敢但当的新时期大学生,他的梦想有什么理由不丰富、他的人生有什么理由不精彩呢!
说真的,儿子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