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 “清风文苑”廉政征文活动:优秀奖作品(纪实)
魏常瑛是榆林地区最早活跃起来的女作家,每每见到魏常瑛,都见她衣着精致,面带笑容,有时甚至蹦蹦跳跳,充满了热情与活力,给人感觉很舒服。查阅了她的简历,看到她出生于1945年10月13日,已经是年过七十岁的老人了。年过七十,还能如此优雅而得体,精力充沛,这引发了我更大的好奇心,我在想,女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魏常瑛的一生做了多少事?
魏常瑛,在建国前,出生于榆林市横山县魏家楼镇魏家楼村,父母都是农民,她是家里的老大,在她幼小的孩童时期,便带着弟弟,跟着父母和村里人,于青黄不接的1948年春夏之交,逃荒至安塞县。老话常说,物离故土贵,人离故土贱,期间的艰难可想而知。后来,横山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转,爷爷奶奶便托人捎话让他们回家。
魏常瑛的少年时期,饥饿仍然是她最大的困扰。好在,建国后,政府提高妇女待遇,允许女孩上学,于是,7岁的魏常瑛便走上了求学之路。上学后,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于1962年在靖边中学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的魏常瑛,回村劳动。两年后,因博学多才,被推荐到村里的小学做民教。1970年,又被推荐到陕西师范学校读大学。1972年毕业,回到横山县,在白界中学教书,1974年调任白界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在读大学前,魏常瑛已与在横山县石窑沟乡政府工作的绥德籍干部结婚,至此,她与绥德也就接下了深厚的情缘。她先后于1979年调到绥德县药材公司搞办公室工作,1981年调到绥德县委组织部,1984年调任绥德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五六年后,升任主任,直至2002年,退休后离开绥德政协。
在绥德政协工作的这十八年,是魏常瑛写作与编辑事业的高峰期,这十八年里,她亲自采写编辑过15辑文史资料,被省政协评为文史资料先进工作者。
除了本职工作,魏常瑛在文学创作上,也是成就不断,1981年,魏常瑛便加入榆林市作家协会,成为会员。1983年,魏常瑛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剪鞋样》在省级刊物《长安》杂志发表。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篇小说,魏常瑛与路遥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路遥给这篇《剪鞋样》写了评论,魏常瑛对所有的批评与褒奖意见,欣然接受。此后,路遥每每路过绥德,都与她联系,来她家看她,魏常瑛便做出丰盛的饭菜来款待路遥,魏常瑛记得,路遥爱吃她做的羊肉抿夹。
1996年,魏常瑛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成为省作协会员,先后创作文学作品近200万字,著有作品《大山深处》《滨河大道》《为了明天》《繁星》《无定河之歌》等。
魏常瑛在工作上成绩卓著,在文学创作上硕果累累,更让人惊叹与敬佩的是,在这期间,她养育了6个女儿,从嗷嗷待哺到成才成家,6个孩子,缝衣做饭,点滴呵护,倾心栽培,这其中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可想而知。
2004年,退休后的魏常瑛来到上海,帮助女儿带孙女。8年后,因为母亲患有冠心病,她又赶回横山老家,伺候母亲一年整,直到母亲去世。2012年,父亲又患病,她把父亲接到绥德家里,伺候一年后,父亲非要回横山,魏常瑛便在绥德待一个月,去横山伺候一个月,两边家庭轮番照应,直到2015年父亲去世。
上孝敬老,下养育小,工作事业,成绩斐然。魏常瑛的时间俨然成了海绵里的水,要挤尽最后一滴,每每夜深人静,正是魏常瑛看书学习的时候。她年少的时候,便想像丁玲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女作家,曾报考过新闻专业,但,阴差阳错,最后读的是物理专业。魏常瑛准备在未来3年以内,写个15万字左右的中至长篇小说,拟定为现代农村题材,并且已经开始了前期的下乡采访工作。
魏常瑛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映射出来的淡定踏实,让人相信,拥有善良的心,勤劳地生活,是最美好的人生。